中国文明网主站 联盟网站


当前页: 非遗展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阳剪纸


发表时间:2017-05-29    来源:  中阳政府网

 

“中阳剪纸”于2006年被国家首批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王计汝也于2007年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首批传承人,中阳剪纸之宝贵在于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著名民俗专家靳之林对中阳剪纸评价中是这样理解中阳剪纸的:它作为一种心态艺术,取材于身边的物象,抒发着心中的遐想,结合原始文化的熏陶,应用即兴手剪技艺,表达作者和传承者的情感和观念。每幅中阳剪纸不仅仅是民间剪纸艺术家和普通劳动妇女的即与创作和天才的艺术劳动,更主要的是它形象地表达和记录着劳动妇女心中的所求、所盼、所想。中阳剪纸被许多专家评论为“历史的活化石”。从那些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作品里,可以映放出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古老的民间风俗和古人朴朴素素的哲学观念以及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真实感受,刻印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足迹。

中阳剪纸受悠久灿烂的黄河文化孕育、滋养了幸福的憧憬追求,是剪纸人表达自己感情的心理意识表达现象。剪纸历来就是民间妇女首学的一门手艺,旧时衡量一个女人的能与巧的标记就是看您会不会剪花刺绣。充分表现了人民勤劳、智慧、灵感发挥的集中体现。剪纸人从小就受家族的自然传承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把中阳剪纸自觉不自觉的流延下来。剪纸源头始于图腾崇拜文化。剪纸的传承透着信仰意识的升华。剪纸的发展融柔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启迪。比如以龙、蛇、龟、凤为图腾华夏文化特征,以娃娃为原生态吉祥符号图案在中阳剪纸中占一定的比重。它显然是华夏图腾的延续。再如剪纸中的蛇盘兔、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鱼戏莲大量配偶纹样。表达了最古老的阴阳结合化生万物的朴素哲学观念。不仅耐人寻味、庄严神圣而且多变异彩的手法超凡脱俗、充满了原始的野味,成为黄土地上古老文化古氏族社会部落、原始意思传承的民俗原型。中阳剪纸生存传承的另一个根源它取材于身边的物象和民间俗节的宵花、门神、桂花、吊云子、中堂花、顶棚花、元围花;婚嫁民俗中、龙凤喜花、迁乔合龙口、开张喜庆,猴坐钟、扣碗花,春节元宵节剪纸更为丰富多彩、从院庭、客堂、张灯花挂彩绸,纹样百花九样生肖、鸟兽、人物神仙、花草鱼虫,以反映人们期盼新岁人丰年丰幸福平安,五谷丰登,二月二剪葫芦镇五毒、剪神驱邪恶,鸡丝五毒辟害免灾;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各节日都剪各种相应适时的剪纸。中阳剪纸传承石枯还一个原因。那就是剪纸边缘姐妹艺术——刺绣。服饰图案、吉祥纹样,古时各时代,相当流行,唐代鼎盛清代走向成熟而精湛完美的时期。武一生同志在长期研究收集中,在西山,上顶山下,南川河中下游收集了不少剪纸纹样,其中大多数为刺绣纹样。如鱼、龟、龙、凤、娃娃、坐琴莲藕,水桶牡丹、鸡狗虎狮都是鞋垫,童帽,儿童肚肚花,婚嫁礼服、丧寿服饰。馈赠礼品刺绣的样。它如真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和纯真的生活情趣和对幸福生活期盼心理轨道。得以说中阳剪纸作者为一种心态和信仰的艺术形体,它不仅取材于身边的事物和民间俗节祭祀民俗风情而且却当地抒发了剪纸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子孙继嗣传承对家人平安和顺、康乐长寿的所爱、所想、所求、所盼。

“中阳剪纸”有远古农耕文化的遗存,有秦汉艺术的缩影,作品古朴厚重、粗犷野拙,文化内涵丰富,信仰意识浓厚,地域特点明鲜,民俗理念淳笃。“中阳剪纸”的传承者,不仅保证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源与根,而且在发展与创新中讴歌了现代文明。一批又一批的传承新秀,不断成长,成为“中阳剪纸”升华的有力保证,近几年来,中阳剪纸传承者在国际国内大奖中频频获奖,为中阳剪纸走向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息最直观的考证。

山西省吕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永宁中路9号

邮编:033000 电话:0358-8231125  E-mail:llswmb@163.com

/*统计代码*/